2017年5月20日 星期六

小時候不懂事-《藍色大門》


大學時代在戲院看了第一次藍色大門,毫無情緒波瀾地走出電影院。
 
回想當時在戲院,也許是單純的學生身份屏障了自己碰觸這部電影時的所有感知能力。孟克柔、張士豪與我,太近了,太近了反而什麼都看不清楚,聽不見。

事隔多年,早已是辦公室職員的某天,無意間從電視上,再會藍色大門,電影結束,獨自在電視機前哭到無法自己。成人生活的重量突然繩結鬆脫一樣,瞬間傾倒,落壓而下。至今如此,對生活不耐煩的狀態,揮散不去,簡單來說,就是大家老愛掛在嘴邊的厭世吧。
 
當代台灣社會,最厭世的一群似乎都是歲數與我相差無多的青壯年者。捷運上,白髮歐巴桑三五成群車門開,就闖,排什麼隊?帶著能走能站兒童的父母,扯開嗓門對兒女喊,沒關係只有兩三站我們不用坐,我們只有兩三站不用坐,不用坐,也不知道究竟喊給誰聽,之後必有人默默起身空出座位。
 
離座的,是孟克柔嗎?還是張士豪?我不知道。
 
總之,遇上老的得讓隊、遇到小的得讓座,真真才是一群活得又乾又癟的世代弱勢。難怪想起某年高雄電影節的讓座貼紙2.0宣傳短片,嘲諷早已僵化的捷運禮貌文化,看完短片,心中療癒之感至今還縈繞著呢。
 
不過,如果在泳池裡哭泣,是不會有人發現的吧。真貼心。(結果自溺完的世代弱勢我本人,根本不會游泳。自溺而亡。)

(照片取自台北電影節臉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也喜歡這部電影啊好巧!好啦其實也沒那麼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