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8日 星期日

在愛裡綻放也凋零-《艾美懷絲》


奧斯卡頒獎前夕,想起最佳紀錄片的入圍之作《艾美懷絲(Amy)》,128分鐘的故事顯像,心底暗房漸層浮現一絲愧疚。

媒體八卦獵奇的異色鏡頭下,毒后、酒鬼、不懂愛惜羽毛的墮落天使——艾美懷絲像是被解離後的人體有機組成化學圖表,攤擺在世人眼目中;幾克的氧碳氫氮、幾克的愛慾偏執,一碼歸一碼,那麼細節具體,卻無助於看見一個人。

如流星般璀璨瞬逝的艾美距離俗凡那麼遠那麼鋒芒畢露,如此存在,即是不存在。但《艾美懷絲》這部傳記紀錄片卻擁有扭曲時空後而打開兩端甬道的神秘力量,讓天涯地角之遙的一代爵士女伶與我們共時並存了。

如果要說,這股力量究竟是什麼?我認為就是艾美對音樂、對感情,身懷巨大且純粹的愛罷。



紀錄片導演亞斯夫卡帕迪亞(Asif Kapadia)蒐羅編排橫跨13年關於艾美的各種未曝光影像;從一捲充滿粗糙顆粒畫質的家庭錄影帶開始,投映出她尚未刻意磨鑄的稚嫩聲影。隨著成名前的影像,如親友私下的隨手錄拍、唱片公司試彈試唱帶、小酒吧巡迴的非正式錄影等,陸續揭露,你會意識到其實真正的巨星,人工造就不來。艾美懷絲一開口,野性奔放的聲線夾帶的每顆音符都有她對生活種種憧憬、渴望、挫折與破滅的情感記錄,敏感脆弱卻不屈服。

紀錄片映前早已爭議四起。有人認為影像敘事充滿性別偏見,過度強調艾美酒毒成癮形象,卻忽略她的藝術成就,而與她曾有類似經歷、亦都在27歲離世的男性音樂人,如柯特寇本(Kurt Cobain)、吉米罕醉克斯(Jimi Hendrix)的私人生活皆未遭如此賤賣鄙視;艾美的父親則揚言若此紀錄片公開放映,他將提告,以否認片中暗示他未盡父親之責,讓女兒不堪長期巡演、狗仔跟拍的身心俱疲。

當然,有關艾美的隕落早逝,眾矢之的不會放過她的前夫布雷克(Blake Fielder-Civil)。不少歌迷或媒體輿論直指艾美耽溺菸毒酒精,是因為無法擺脫與布雷克之間的情感糾纏,成名作《Back to Black》中,多首為愛喪志的懺情曲,恐怕都與布雷克脫不了干係;「愛到卡慘死」。


艾美與布雷克。


只是,倘若艾美的崩潰驟逝都只/能被歸因於所遇非人,恐怕才是對她身為一名女性、一名創作家的情慾自主與音樂才華最大的抹煞。

紀錄片裡,有三幕令我印象深刻。

其一,艾美懷絲因遭美國拒絕入境,只能在英國另闢的舞台上等待葛萊美揭獎,獲獎一瞬,她瞪大雙眼的驚訝開懷,率真流露;其二,與偶像東尼班奈特(Tony Bennett)合唱錄音時的羞怯焦慮與自責,毫無矯飾;其三,抗拒不了合約強制,猶如遭綁上台的那場在貝爾格勒的演出,艾美被丟上飛機、送上舞台,公司要她唱、導播要她唱、觀眾要她唱,資本至上的運行規則,全世界都買了門票,全世界都在等她開口,她所能做的最後也最孤獨的抵抗,就是緊閉嘴巴,空坐舞台上,任台下眾人噓聲四起、任明日的娛樂版面不留情面地挑釁,繪聲繪影。



如此順從真我,那個總是對自己不夠自信的小女孩,始終活在艾美懷絲的心底。她渴望父親的肯定、渴望愛人的真誠,生命的突襲,令她措手不及,卻也淋漓激發她的音樂天才。她的選擇就算帶著痛、就算引領她步入更黑暗的前途、就算世人的惋惜千真萬確,也不該將她一切遭遇簡化為被動的受害。

在追求理想或愛情的路途上,誰沒有過一兩次飛蛾撲火的念頭?可若捫心自問,但求無愧於心如艾美懷絲,又有幾人?


布雷克至艾美墓前致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也喜歡這部電影啊好巧!好啦其實也沒那麼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