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差點就是恐怖經典-《陰宅2》(有⚡)


《陰宅2(Amityville: The Awakening, 2016)》是一部「恐性慘劇」 與「 長照悲歌」交乘下的產物;角色背景與情境設定很有潛力令本片發展成一部深植人心暗面的經典恐怖之作,可惜功虧數簣。

2017年10月29日 星期日

是愛情的幻夢一場或恆常?-《愛情,別來無恙》



「⋯⋯跟結婚一樣。只是短暫的希望,讓你以為一切可以重新開始的一種幻覺。」

與伴侶穩定交往多年的朋友,看過楊德昌《青梅竹馬(Taipei Story, 1985)》修復上映後,也將這句戲中台詞穩定掛在嘴邊;這段時間每次聊天,朋友說到感情狀態,沒有不好但也開心不起來,結論往往搔頭一句搞不懂自己怎麼了。其實,身邊不乏交往良久,卻對彼此感情越來越困惑,越來越沒把握的伴侶。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2017台灣同志驕傲月,性/別系列電影推薦】[成長/封印]不代言已故之名-《藍宇》



還記得去年金馬獎宣布周冬雨、馬思純以《七月與安生(Soul Mate, 2016)》共獲最佳女主角一刻,除了驚喜,心底突然浮現十五年前,同樣坐在頒獎台下,以同一部電影入圍最佳男主角的兩位中國演員——劉燁和胡軍,電影《藍宇(Lan Yu, 2001)》的兩位主要角色。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2017台灣同志驕傲月,性/別系列電影推薦】[成長/封印]追不上的青春懸念-《藍色大門》


如果年輕就是本錢,本錢又是什麼?

人們想說的,也許是追求理想生活的自身條件;失戀的傷癒速度,跳槽的成功機率,還是橫衝直撞體制的揮霍恣意,又或者,年輕其實未必是本錢,而是這個世界的集體預告,預告縱容你懵懂無知的底線。

2017年10月13日 星期五

【2017台灣同志驕傲月,性/別系列電影推薦】[自我/投射]偏執愛與慾的輪迴-《花神咖啡館》



「好好道別多麼困難?」

四年前看過《花神咖啡館(Café de Flore, 2011)》後,寫在部落格裡,這麼問自己。如今想來,道別究竟是電影要處理的命題,或當時自己未竟的功課?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擺盪在引力與離心之間的人生槓軸-《翻滾吧!男人》



深深感覺《翻滾吧!男人(Jump!Men, 2017)》是一部被祝福的作品,而且是很多很大的祝福,才得以完成的紀錄片。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虛線之外】從川普到溫斯坦,好萊塢抨擊性騷擾存在雙重標準嗎?

梅莉史翠普與哈維溫斯坦合照。
好萊塢知名製片人哈維溫斯坦性騷擾事件,延燒數日,曾被媒體質疑為何「一片噤聲」的好萊塢名人們,終於打破沈默。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梅莉史翠普、茱蒂丹契、凱特溫絲蕾等一線女星,紛紛公開表態,支持挺身指控溫斯坦性騷擾行為的女性。 

2017年10月9日 星期一

【2017台灣同志驕傲月,性/別系列電影推薦】[自我/投射]與眾不同,就是遠方-《帶我去遠方》

 

有時進戲院看電影,會對一部電影抱持特定的期待——華麗的特效、曲折的推理,或只想單純大哭大笑一場。但,有時並不。

記得那天一個人看晚場電影,傅天余導演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帶我去遠方(Somewhere I Have Never Travelled, 2009)》,沒想太多,坐在銀幕前,影像如水自來,不期待也不等待什麼。然而這卻是一部意外驚動淚腺的作品。認識的朋友知道,我看電影不太掉眼淚的。

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從鮮血恐懼中解脫的連續殺人兇手-《驚魂記4》


中秋回老家,才有電視可看,深夜無聊,一個人遙控器轉來按去,最後停在電影台,正在播《驚魂記2:鬼門客棧(Psycho II, 1983)》。才發現,自己沒看過希區考克執導的首集(只片段看過葛斯范桑重拍並被嫌到爛的版本)。印象最深的畫面,只有那場經典淋浴謀殺,珍妮李回頭驚叫。不過因為太經典,略知「驚魂記」故事梗概,要銜接續集並不難。

與1960年上映的首集相隔23年,續集背景設定正是第一集犯下多起謀殺罪嫌的諾曼貝茲在精神病院待了20年後,醫師診斷病情已受控制,可重返社會;身形英挺、氣質陰鬱的安東尼柏金斯再度接演這個令他成名,但也從此改變一生的駭人角色。

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

【2017台灣同志驕傲月,性/別系列電影推薦】[破碎/認同]慾望的壓縮與還原-《穆荷蘭大道》



有人形容,電影像夢,能現實所不能。也有些電影植入夢,為了比現實還現實的使用——使觀眾恐懼、使劇情懸疑,或為了成就敘事技巧。但也有一種電影,將夢實現,像在名為現實的牆上鑿開一隻小洞,讓光投影,仿擬你或我的人生軌跡,將慾望和挫折,走過一遍;大衛林區的《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 2001)》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

2017年10月1日 星期日

【2017台灣同志驕傲月,性/別系列電影推薦】[破碎/認同]跨越身體政治藩籬的硬蕊-《搖滾芭比》


與柏林圍牆同於1961年誕生德國,從此,他/她命定跨踩在各半的人生;東方與西方之間,奴役與自由之間,男人與女人之間,攻方(top)與受方(bottom)之間。他/她自詡為「新柏林圍牆」,挑釁所有敵視他/她的人;「拆掉我!拆掉我!」穿著紫光四射的秀服,一臉濃豔妖烈的妝,「搖滾芭比」海德維將自己的身體、情感、慾望和夢想,奮力攤開,用搖滾樂、用僕僕巡迴,也用道道傷痕,重新劃界一張身體政治地圖。